在西藏山南市扎囊县雅鲁藏布江两岸的山脊上,一项规模浩大的绿化工程正悄然改变着雅鲁藏布江沿岸的生态面貌。
扎囊县林草局生态修复科工作人员索朗晋宅介绍,该模式指施工单位先按照设计要求完成造林,待造林第一年、第三年、第五年阶段性验收合格后,分别领取合同价50%、20%和30%的财政补助。
图为县林草局生态修复科工作人员索朗晋宅介绍南北山概况。新华网发 王诗月 摄
索朗晋宅说:“这种机制既保障了造林质量,也有效调动了各方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在具体实施中,扎囊县坚持科学造林,依据海拔差异精准配置树种。工程共选用油松、樟子松、山杏、光核桃等25个树种、35种规格苗木,形成“常绿、色叶、开花”有机结合的景观布局。
图为南北山工程工作人员工作场景。新华网发 王诗月 摄
工程创新采用“品字形”三角配置与“见缝插绿”自然式配置,在阿扎乡章达村、桑耶镇扎若村等10个山体片区,不仅种植大量苗木,还播种花棒、波斯菊等种子215.7千克,铺设沙柳沙障159.7万个,显著提升造林区的生态稳定性和景观多样性。
“我们根据不同海拔的光热、土壤条件,科学选配适生树种,既确保成活率,又兼顾景观层次。”索朗晋宅提到,这些举措显著增强了区域水土保持能力,改善了雅江沿线山地生态环境。
未来,扎囊县将推动生态建设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通过协同文旅部门优化观景打卡点、引入生态解说系统、完善服务设施,着力打造集生态教育、休闲观光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雅江绿色廊道,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新路径。(王诗月)
【责任编辑:柑丹鸯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