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身边事】以教育为桥 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新华网
新华社简介 新华网首页中国政府网 公司官网 新闻热线:0891-6282560 投稿邮箱:xhwxzpd@163.com
西藏频道 > 正文
2025 10/17 12:01:20

【百姓身边事】以教育为桥 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

字体:

  坚守高原 教育为桥  

  清晨,索县荣布镇第一小学的操场上洒满阳光。孩子们正在分组排练舞蹈和方队,为即将到来的校园艺术节紧张练习。陈滔站在队伍旁,时而示范动作,时而细心叮嘱,目光中洋溢着欣慰与期待。这是他扎根索县教育的第十六个年头——十一年在乡镇学校教授汉语,五年在荣布镇第一小学担任党支部书记。从一线教师到学校领航人,改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他对藏族孩子深沉的爱、对雪域教育坚定的守候。

  融入当地 用心教学

  “刚来的时候确实不太适应,是孩子们拉着我认藏北植物,是同事常请我吃家里的藏餐。”回顾初到索县的岁月,陈滔笑着说道。

  后来,他结识了藏族妻子益西拉姆,两人因教育结缘,携手在高原播种梦想。尽管聚少离多,益西拉姆的理解与支持始终是他坚守的最大动力。在那十一年的乡镇从教经历中,他不仅精心备好每一节汉语课,更主动向藏族同事请教民俗、融入当地——他深知,真正的教育,要从尊重和走进开始。

  民族团结 融入日常

  如今,作为学校党支部书记,陈滔将“民族团结”融入思政课堂,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校园实践。校门口的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着民族团结主题视频与知识,让团结意识随处可见。他利用在多个乡镇工作的经验,发起“民族手拉手”活动,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建立深厚情谊;他还推动建成“青苗香果园”劳动实践基地,完善音乐室、计算机教室和风雨操场,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搭建更多平台。

  交融共进 校园温暖

  陈滔的付出,师生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他的带动下,学校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氛围愈加浓厚;栏里,“民族团结故事角”记录下一个个温暖瞬间。     多元发展 教学提升 与此同时,学校教学质量也稳步提升。他组织教师“结对备课”,共享教学经验;开设二十多个课后兴趣班。孩子们在兴趣中成长,校园因多元而精彩。

  十六年坚守高原,十一年乡镇教学,五年荣布耕耘。陈滔以教育为桥,以真诚为缆,连接起各民族间理解与情谊。在荣布镇第一小学,他和师生们用行动证明:当大家心手相牵、务实耕耘,最美的民族团结之花必将灿烂绽放,而教育之路,也必将越走越宽、越行越远。

【责任编辑:柑丹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