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县非遗“活”在景区 解锁文旅融合新玩法-新华网
新华社简介 新华网首页中国政府网 公司官网 新闻热线:0891-6282560 投稿邮箱:xhwxzpd@163.com
西藏频道 > 正文
2025 10/17 12:01:22

索县非遗“活”在景区 解锁文旅融合新玩法

字体:

  非遗“活”在景区

  气势恢宏的雪热巴舞在赞丹雪景区观景台前翩然起舞,藏文书法家在游客身边挥毫泼墨,9月29日,索县赞丹雪景区不再是单纯的风景区,索县文旅局联合俊桑文化服务中心在景区创新推出“非遗文化进景区”活动,通过打破舞台限制的沉浸式展演与互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山水间“活”了起来,为游客带来一场兼具文化质感与节日氛围的文旅盛宴。

  沉浸式展演,让非遗与山水共舞

  本次活动一改传统舞台表演模式,将首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雪热巴舞,以及索荣卓舞、嘎木卓舞等藏北民间舞蹈,巧妙融入景区的游览动线。身着传统盛装的演员们在观景平台等核心点位进行流动展演,游客在漫步赏景途中,可随时“邂逅”这些原生态的艺术瑰宝。这种“移步换景、景中赏艺”的方式,实现了自然风光与人文艺术的无缝衔接,让静态的景区焕发出动态的文化活力。

  互动式传承,让书法笔墨传递温情

  在景区核心区域设置的非遗藏文书法展示区,成了游客驻足的热点。非遗传承人以“国庆团圆”为主题进行现场创作,并细致讲解藏文书法的历史渊源与运笔技法。游客们不仅可近距离观摩一张张墨韵生动的作品如何诞生,更能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参与基础笔法互动,从一笔一画中感受这门千年艺术的独特魅力。游客兴奋地表示:“索县文旅组织的此次活动很有意义,感觉比在博物馆隔着玻璃看展品生动多了”  

  节日化馈赠,让文化记忆被“带回家”

  为延伸文化体验的价值,活动特别设置了节日字画赠送环节。工作人员通过景区打卡、文化知识问答等趣味形式,向游客赠送书写着“花好月圆” “国泰民安”等吉祥寓意的新创书法作品。这些精心准备的赠品,让非遗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展品,而是成为一份可以带走的“文化纪念”,在传递节日祝福的同时,也深化了游客对索县非遗文化的独特记忆。

  据悉,此次“非遗进景区”活动成效显著,吸引众多游客。非遗元素的成功植入,使赞丹雪景区实现了从“单一观景”到“文化体验”的转型升级,景区文化口碑得到进一步提升。活动不仅扩大了索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范围,更让广大游客成为非遗文化的见证者与传播者,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注入了新的时代动能,也为文旅深度融合提供了生动的“索县样本”。

【责任编辑:柑丹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