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北草原,西藏聂荣县查当乡的赤脚医生次仁班觉守护着当地2000多名牧民的生命健康。20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及聂荣草原的每一个村落,被当地群众称为“暖太阳”。
次仁班觉心中有一个愿望,要让自己的子孙培养成“门巴”。18岁起,次仁班觉就开始在草原上行医,他的足迹遍及查当乡,甚至几百公里外的青海杂多县也有他出诊的记录。
次仁班觉认为行医之苦更多在于路途中的孤独。“草原上行医,太苦太累,但一想到我的苦能换来人们的健康,就觉得很值。”他说,“由于牧民居住分散,求医看病十分不便。在大草原上,一个乡村医生就是一座流动的医院。如果乡村医生不坚持流动行医,很多牧民的病情就会被耽误。”
为了方便到卫生院工作,次仁班觉在人员相对密集的色拉俄玛村购买了一套旧房,但由于经济不太宽裕,这所房子一直没有得到翻修。钱去哪里了?次仁班觉掰着手指算账:每年给病人免费看病开药的支出在3万元左右,供3个孩子读书每年花费在5000元左右,剩下的就是家里的生活费。
查当乡村民思曲朗姆永远记得当年她遭遇难产,是次仁班觉从家里拿出1200元包车费送她到县医院,才换得她们母子平安。
次仁班觉与妻子卓娣结婚已有15年。在妻子眼中,次仁班觉是个脾气很好的人,但最大的缺点是家里的事情总顾不上。
几十年来,次仁班觉谨遵父训,一直为聂荣草原上的牧民们免费看病。(邱昱菡)
【责任编辑:柑丹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