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雪域高原的“大思政课”-新华网
新华社简介 新华网首页中国政府网 公司官网 新闻热线:0891-6282560 投稿邮箱:xhwxzpd@163.com
西藏频道 > 正文
2024 08/14 12:56:16

上好雪域高原的“大思政课”

字体:

  今年是对口援藏工作开展30周年,7月18日—2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组织师生团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赴西藏自治区进行考察调研,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雪域高原的“大思政课”。 

  一、做足准备,夯实相关理论背景基础

  赴西藏自治区调研实践团由张彰、曹媛媛、李毓三位教师和陈欣怡、张粲、叶果、郭薇四位学生组成。团队成员均为首次进藏,克服高寒缺氧、路途遥远等困难,先后在林芝、拉萨、日喀则等地区进行考察调研。
  团队出发前,师生共同参观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西藏文化博物馆,对于西藏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做了较为充分的理论储备。

  二、深入基层,探究党建引领治理实践

  林芝市工布江达县错高乡错高村是西藏林芝唯一一个完整保留工布藏民传统生活方式的传统古村落,曾被中国民俗协会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是中国城乡住建部首批中国历史文化村落,全村平均建筑历史超过100年。2019年,错高村实施整村搬迁,在保护古村落的同时,改善了村民住房条件。村民利用闲置房屋以打包出租、整体开发的模式打造错高民宿项目,实现了经济发展、村民增收、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形成了有当地特色的治理模式。
  实践团成员依托我校2024年“启明星”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针对错高村发展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如何充分发挥组织优势以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效能等问题展开调研,探究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西藏实践。

图片

  实践团成员在错高村党群服务中心与驻村干部进行交流座谈

  错高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兼队长丁增朗杰同志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当地独具特色的“支部+企业+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双方围绕党建引领机制、古建筑保护、民宿开发等领域进行了研讨交流。
  实践团成员叶果表示:“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深入实地开展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进而发现真问题、找到真办法。”

图片

  错高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兼队长丁增朗杰同志向实践团成员介绍错高村村情

  三、强国有我,深情讲述伟大援藏精神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工作,实践团成员来到位于林芝市的全国援藏展览馆进行参观学习,实地感受“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援藏精神,并结合参加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在林芝和拉萨两地进行了以“弘扬援藏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主题的思政课程录制。

图片

  实践团成员在布达拉宫广场录制思政课程

  实践团成员陈欣怡表示:“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精神引领。我们要以广大援藏干部人才为榜样,保持昂扬斗志,认真履职尽责,为筑梦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四、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好中国道路

  实践团成员来到西藏博物馆,参观了“离太阳最近的人——西藏民俗文化展”和“雪域长歌——西藏历史与文化展”专题展览,师生充分感受到雪域高原的独特魅力,灿烂的中华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同时深刻认识到西藏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与祖国其他地区早已在密切交往交流中融为一体,是中国历史、中华文明、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厚基础。

图片

  实践团成员参观西藏博物馆

  五、改天换地,党的光辉普照雪域高原

  在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西藏废除封建农奴制、完成民主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等各个历程,深刻感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藏发生的沧桑巨变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图片

  实践团成员参观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

  实践团成员郭薇表示:“参观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我既看到了旧西藏的悲惨与黑暗,更感受到新西藏的幸福与光明。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西藏走向繁荣发展。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要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六、海拔5200米,联大旗帜飘扬在珠峰营地

  实践团来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党组织——位于海拔5200米的中共定日县珠峰大本营临时支部委员会,与当地党员干部群众共同组织开展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珠峰大本营是由几十顶藏式帐篷组成的营地,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登山爱好者提供食宿。珠峰大本营临时党支部目前有16位党员,负责生态保护、营地管理、游客服务等工作。
  实践团成员与珠峰大本营临时党支部书记罗布赤列等同志围绕基层党建、民族团结等方面的内容举行了座谈和调研,党员同志们不畏艰险、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师生。
  随后,实践团成员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与帐篷营地民宿经营者就完善经营理念、拓宽发展模式、提升服务意识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交流,并开展了普法宣传、整理营地卫生等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得到当地干部群众好评。

图片

  实践团成员在珠峰大本营开展整理营地卫生等志愿服务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大思政课”建设,着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课”育人品牌。实践团成员进一步加强了对于国情的认知,加深了对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认识,增进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坚持不懈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推进课程建设,提升立德树人成效。

  文:陈欣怡、张粲、叶果、郭薇

  图:张彰、曹媛媛、丁增朗杰、罗布赤列、尼玛顿珠

【责任编辑:雪珍】